对于便携式电子设备的性能需求不断发生变化,导致各领域根深蒂固的标准被修改或产生新的连接器,这些领域包括:迅速发展的 IoT 应用、产品寿命达数十年的军事设备等等。以下是发生变化并且您可以利用的方面。
高密度连接器
即使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便携式设备中,空间极为珍贵,但仍有不少信号从一个板移动到另一个板。对此,制造商开发了尺寸超级小的微微型板对板 (BtB) 连接器,它引脚多且尺寸小。互联媒介通常是挠性扁平电缆 (FFC) 或挠性印制电路 (FPC)。
例如,TE Connectivity 提供一个 0.35mm 细间距可扩展 BtB 连接器,其宽度仅 1.85mm,高度低至 0.6mm。另一个 TE 细间距 BtB 连接器包括集成 EMI 防护,如下所示。这些连接器是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便携式游戏而设计。
图1:带 EMI 防护的 FPC 连接器。(来源:TE Connectivity)
便携式不仅仅意味着是手提
便携式革命不仅仅适用于可以用手握住的电池供电设备。很多在过去需要整个房间来放置的设备如今变成移动的,也就要求它们的元器件也能移动。
以医疗 X 光机为例。便携式系统现在很普遍,具有直接诊断患者病情的能力。因为它们仍然要求高达 75KV 的工作电压,制造商不得不开发出微型高压连接器。
甚至军事无人机,也叫 UAV,都开始流行便携式。84 英尺翼幅的 Reaper 不算什么。现在,人们的兴奋点在更小型的无人汽车上(和昆虫一样大小),可以由单个士兵掌控。
新型连接器设计以.025 "中心触点为基础,提供了军事级别的质量和可靠性,适合最新版的 UAV。这些纳米级微型互联线专用于满足要求较高的 MIL 标准,该标准包括在 20g 振幅下 10-2000Hz 的 100g 冲击和振动测试。
RF 连接器的开发
RF 的现有功能也顺应不断缩小的趋势。以下介绍的 Molex SSMCX 是一个超微型同轴 (MCX) 连接器,其开发适合极小型的收音机天线应用。操作频率达 10GHz,比它前一代 MMCX 小 30%(微微型同轴连接器)。它们的首次应用?IEEE 802.11x 收音机天线适合笔记本计算机。

图2:SSMCX 微微型同轴 RF 连接器。(来源:Molex)
推动供应链中连接器创新的另一个趋势是多种 RF 技术的结合,例如将在一台手持式设备中同时有蜂窝技术、蓝牙、GPS 和 WLAN 技术。
集成这些功能的芯片的尺寸在缩小,这给半导体试测设备制造商带来了问题,他们必须开发高密度的 RF 负载板,以在一个大容积制造环境里同时测试多个 RF 集成电路。
解决方案?多端口迷你同轴连接器将多达八个单独的同轴通道集成在一个外壳中。
电池连接器更小更平
多年来,传统电池连接器一直有两个不同的触点配置。冲压悬臂式触点为高容量消费电子产品提供了更加经济的互联,而弹簧承载的“pogo pin”被用于工业,以延长循环寿命。
为紧跟其他领域发现的趋势,设备尺寸的减小也强迫电池连接器减小尺寸。表面贴装电池连接器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空间有限的便携式设备中。
现存的尺寸也不例外
由于便携式设备变得能实现越来越多的功能,微型化的趋势正在改变现有的标准,连续几代 USB 连接器的特点可见证这一点。最初的 USB 尺寸刚好适合标准尺寸的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且大部分现在还在使用。
但是随着手机、平板电脑和个人数字助理 (PDA) 和变得更加普遍,迷你型 USB 也被推出。随着智能手机、数字照相机和其他便携式设备变得更薄,USB 应用者论坛 (USB-IF) 于 2007 年 1 月宣布了微型 USB。微型 USB 在宽度上与迷你型 USB 相似,但厚度大约只有后者的一半。

图3:微型、迷你型和标准 USB 连接器的比较。(来源:Wise Geek)
小型和微型变体趋势在其他尺寸中也得到证实。例如,用于传输数字化音频和视频的高分辨率多媒体接口 (HDMI) 标准现在提供各种尺寸、迷你型和微型版本。
USB 3.1 C 型连接器是最新的 USB 连接器创新技术,在单个可逆封装中组合了数据传输、视频输出和充电功能,仅高 2.6 mm。它提供高达每秒 10 千兆比特的数据传输量,在最大 20V 和 5A 的条件下,输电量可高达 100 瓦特。点击此处查看 USB 3.1 C 型的颠覆性优势的完整列表。
甚至在发展相对缓慢的工业市场中,连接器也发生了变化。下一代微型 D 高密度连接器提供的密度是标准次级 D 连接器的四倍。
使用无线方式替代连接器
鉴于许多手持式设备变得极其薄,制造商正在寻找用无线解决方案完全替代连接器的机会,这对于连接器制造商并不是好消息。
面临这一趋势的两个常见领域就是无线扬声器和无线充电。在苹果公司使用新型 8 引脚闪电连接器(不再包含线级音频输出的)替换 30 引脚对接连接器以后,带移动对接的扬声器使用逐渐减少,转向普及无线解决方案。并且许多笔记本电脑和智能手机已出现了无线充电,紧接着出现在可穿戴式设备上,如使用无线感应充电的苹果手表。这一趋势预计会在便携式消费电子产品领域继续。
便携式产品的崛起已推动了新连接器技术的发展,并使得一些旧标准不得不进行扩展,以适应新趋势。我们只能期待,这些趋势以及消费者对于连接器所连接、通信和供电的电子设备的需求能够继续推动连接器的未来创新。